在文化大革命期间,红宝书的风靡程度可以用“普及程度之广,影响力之深”来形容。 红宝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,成为人们信仰和行动的指南。 人手一本的情况非常普遍,甚至出现了“以红宝书换小米”的情况。 从1964年到1976年,红宝书的正式版本《毛主席语录》出版了数十亿册,其中中文版就有8亿册,外文版有2.8亿册,分别用50多种语言翻译。 当时人们可以不吃饭不睡觉,但是不可不带一本红宝书。 红宝书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,甚至在一些场合中被当作礼物赠送。 一些人甚至会把红宝书收藏起来,以示纪念和纪念。 但是,为何在文革后期,“红宝书”似乎不再成为人们的宝贝了,不少人更是有了抵触的情绪。 那么,为何在短短的几年之间,大家对于“红宝书”的看法会发生如此之大的改变呢? 而要想搞明白关于“红宝书”命运的变更,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,那就是林彪。 1959年的庐山会议,彭德怀受到了全面批判,并且直接被调离了国防岗位,而取而代之的就是林彪,他顺利出任了国防部部长,并且主持日常的军委工作。 但是,林彪当时的目的不仅仅是控制军委,他更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,提升自己的影响力,所以,他在全军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,希望通过借助毛主席的威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 1960年,林彪更是提出了要把学习毛泽东著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,很快部队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浪潮。 后来,林彪在视察部队的时候,进一步提出了要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都要学习毛泽东思想,《解放军报》应该选登毛主席之前说过的语录,同时各级战士要尽可能把毛主席最精辟、最重要的话背下来。 很快,《解放军报》就在每天的报纸中,加入了毛主席语录,而最早的毛主席语录也是从《解放军报》开始的。 后来,林彪看到《解放军报》天天能够登载毛主席的语录,他很是满意,因此他进一步提出要搞成教材,把语录集中起来学习,把毛主席重要的著作节选精华语录,让战士们学习。 很快,在不到一个月的突击编辑中,第一本《毛主席语录》问世了,从一开始的267条语录增加到355条,运用纸皮封面,并且选用了52开的大小,上级部门要求部队干部每人一本,战士每班一本。 而后来,毛主席又发表了各种各样的讲话,与此同时不少人也对之前的版本提出了一定的修改意见,由于第一版出版的时间比较仓促,所以后面也经过了多次再版,尤其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,红宝书也是经历了改版,尤其是林彪以他的名义,在里面加了自己的“前言”,最终在1966年12月17日正式发行,而这已经是第五版本了。 当时,按照计划的是一个班只有一本红宝书,但是不少战士纷纷要求自己也要学习,而且当时这样的语录还只限于部队使用,用于加强部队的思想性。 但是,随着文革的不断推进,各地各部门都要求希望能有红宝书,部队各级战士也希望能够人手一本。 因此,在这样的情况下,《毛主席语录》开始大量增发,原本计划的420万的发行量远远不能够满足当时人民的需求,后来经过不断增发,从原本的只能够在中央印,只能在部队印,到后来的各级部队都可以印,各级政府也都可以印,很快在中国形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。 尤其是在文革运动的高潮中,人们在集会中,在学习中,在劳动中,都会在口袋中拿着一本红宝书,或是背诵,或是朗读。 就连当时的钢琴家在准备演奏的时候,需要先把毛主席语录放在钢琴上,方便在自己演奏完可以和大家一起挥动毛主席语录。 不仅如此,大街小巷,里里外外,无论男女老少,都在背诵、传颂着《毛主席语录》。 这本经典的著作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,成为了他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。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无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巷弄堂,随处可见贴着《毛主席语录》的标语、海报和壁画。 这些标语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,更是对人们心灵的一种激励和引导。 人们在阅读这些标语时,不仅会感受到毛主席语录中的深刻思想,也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。 除了在城市中,这些标语和语录也出现在农村和偏远地区。 在那里,人们可能没有太多的书籍和文化资源,但他们可以通过这些简洁而有力的语录,感受到毛主席的领导力和思想影响力。 一些国家甚至翻译出版了毛主席语录,并在本国推广其思想。 这些国家包括古巴、越南、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,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正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国家。 此外,在一些西方国家,毛主席语录也受到了一些人的关注和学习。 虽然这些人往往持不同政治立场,但他们仍然对毛主席的思想和领袖风范产生了兴趣和好奇。 于是有人惊呼:《毛主席语录》是20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之一,也是世界读者最多的书之一。 从发行量和传播范围来看,《毛主席语录》确实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籍。 自它首次出版以来,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,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。 但是,事情的转变在九一三事件。 从林彪乘坐飞机逃跑,后来飞机出事坠毁在中蒙边境以后,红宝书也因为林彪在前言的讲话而被大家所厌恶。 当时,这个严重的事件在国内外引发了巨大的震动,使得大家对于红宝书产生了一种疑惑的感情,为何毛主席最好的学生要逃跑,学习毛主席的林彪却最后成为了叛徒,不少人再翻开毛主席语录的时候,疑惑和不解充满了心头。 以至于,后来人们把红宝书上面的林彪的照片撕下来,林彪的文章也下架,该清理的清理,该上交的上交,一场席卷全国的红色风暴突然就此停下了。 所以,红宝书的命运也和林彪一样,就此消失在了历史当中。 我是史海魅影,关注我为历史点赞。 装修费用 https://www.ikongjian.com/jzgl/6616.html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振兴新媒体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